第53章 第53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次日,柳庭璋歇够了才起身,不过他勤谨惯了,这也只是比平时晚了两刻钟左右,依然是在一夜寒气尚未全散的清晨,客栈大堂里坐着吃早饭的人都寥寥无几。

他在客栈柜台处等着退房,一个小二为他办理手续,不经意间,柳庭璋听到不远处掌柜、小二和几个客人闲谈,正说着刚过去的乡试。

“这次大约还是会有五十人左右中举吧?”

这是一位与掌柜看起来就熟惯的客人问话,听口音应该是州府本地人,一身绫罗穿着不差,但是从气质上看,只怕肚里没有三两学问。

“大官人,你还记得以前的数呢。没听说这届中举名额有变动,只怕还是五十上下。”这是油滑老道、消息灵通的掌柜,在应对富商客人的询问。

客人点点头:“这新科举人,是一步登天了。一旦上榜,将来进可入京参加会试、殿试,搏个进士功名,退也能花些银两,捐个官做,从此就是官身了。可惜我少时读不成书,只能指望孩子们有出息了,我就给他们积攒银两吧。对了,掌柜的,你知道咱州府,哪里有教导得法的夫子么?”

“咱州府还不是老样子?名门大户自有家学,他们自己教子弟,包揽乡试举人小半的名额,其他的举人也都是底下各县的豪门望族。放榜时候,姓氏一目了然,我在这里多年,就没有见过超出这二十来家姓氏的举人。至于说到夫子,大官人听说了么?离咱州府不太远的息县,有个父子私塾,据说教得不错。”

柳庭璋本是一心等候,止不住别人话语飘进耳朵,尚未入心。不过忽然听到息县、父子私塾,直觉与自己有关,忍不住分了几分心神过去。

掌柜的正给客人介绍他听说的情况:“人家都口口相传,息县秦秀才几年前开办了私塾,自家儿子也在里面念书。三年前,十三岁的少年就考中他们息县的秀才榜首,一举成名。然后他们私塾就多招了些学生,父子齐上阵,教书授课。去年就教出了近十个小秀才,有人年纪比柳庭璋还小。哦,柳庭璋就是他家那个十三岁秀才,不晓得这次有没有来参加乡试。听说别的县城已经有人把孩子送过去念书了,大官人也可考虑一二。”

客人若有所思。

柳庭璋心中失笑,原来他们家私塾的名声都传到州府来了。这才送了一届孩子参加院试而已,明年春季还会有一拨,依着如今他们学习的情况来看,把握也很大。到那时,两批连中,说不定私塾名气更大呢。

秦秀才和他,确实将大部分心力都投放在私塾之上。去年考中秀才的孩子,有一些留下来继续深学,也有一些另投他处,空出来的名额,被一些十余岁的少年填补。

因此,私塾内已经不同往日都是幼年小萝卜头,而是从五岁到十二三岁的孩子都有。柳庭璋今年不过十六,但是夫子威严与日具增,比秦秀才都能服众些。

这次他赴考,学生们纷纷祝愿,柳庭璋此时回想起来,犹觉心头温暖,只想快些回乡,再与学生们一起朝夕相处,授人以渔。

不知道,卫夫子隔着纸面教授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心情呢?

柳庭璋在客栈只是简单登记了籍贯息县,姓名并未告知,这也是事前秦秀才叮嘱过的,赴考重大,多加谨慎也不为过。

因此,东拉西扯的掌柜和客人们,并不知道眼角余光里的挺拔青年,就是他们方才说到的柳庭璋。

客人只是压低声音问掌柜:“你们客栈柜台那里站着的,是不是来赶考的秀才啊?看那通身气派,倒像是读书人。年纪不大,长得挺俊,我家正好有个未嫁女儿,掌柜的,你说我要不要上前搭讪一二?”

柳庭璋只觉耳根发红,州府中人如此豪放的么?他连忙收回心神,专注盯着柜前小二,盼望赶紧办好手续,他好离开。

掌柜的好歹有操守,知道客人信息不能随意泄露。况且他们这家客栈因为离乡试考场比较近,历次考试都会住不少各县上来的考生,很多隐姓埋名,他们见得多了,自然知道避讳,连忙岔开客人的话题。

不多时,柳庭璋便能离开。他脚步轻快走出客栈,还能隐约看到街角处的考场,他整整待了两日的地方。

柳庭璋走了出去,自然没再听到掌柜的与客人八卦的言语:“大官人,方才那位,应该就是来参加乡试的,前两日都不在店里。人倒是长得好看,我还看到他右脸有个笑魇,这是福相,大官人眼光独到。

不过啊,你看他一身简单布衣,估计家境一般,而且他声音嘶哑难听,像是嗓子坏过,可惜这一表人才。再说,我开店多年,见过的秀才不知凡几,从少年考到中年乃至胡子花白的可不在少数,谁知道方才那位,将来会怎么样呢?”

当然,这些议论与柳庭璋本人无关,他接下来就是等榜了。

柳庭璋知道转过去不远几步,那面粉白大墙上,再过一阵子会公布他们这届新科举人的榜单,到那时,想必万人空巷,考生、家眷甚至不相关的闲人,都会挤着来看吧。

他还有私塾事务在身,就在县中静等也罢。柳庭璋再不回头,背好行囊,返乡去也。

四日之后,顺利回到息县,父母自然欣慰,为他接风洗尘,柳庭璋也与卫夫子报过平安。

就像是并未参加过乡试一般,柳庭璋心平气和,完全没有一丝等榜的火急火燎气息,认认真真、按部就班地教课;

尤其是对于准备明年春季参加本县院试的学生们,他更是加倍用心,想要培养出成熟桃李来。

反倒是卫夫子,时不时还在纸上念叨两句,还有十几日该放榜了吧?还有七日?是不是大大后日要放榜?

云州州府中,府台和一众官员,正在斟酌这一届的乡试举人名录。

看过许多篇考卷,对于一众自己就经历过科举的官员来说,文章是好是歹,解释儒家经义,自然有通与不通之分,就像是珍珠与石粒,到底是否有其价值,还是很好区分的,。

因此大致按照考生文章的实际情况,可以划出入榜范围。中举与否,公道自在人心,考生自己心中都有一杆秤。

更何况礼部还会抽验中举的举人考卷,在抡才确定举人上榜还是落第这方面,各州州府并不敢做什么手脚。

不过,后面的名次倒也罢了,对考生来说吊车尾也算上榜,足足够用,对州府来说也无甚影响。

受人瞩目的,往往是前三名乃至前五名,自然头名更是重中之重。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毕竟文章各有角度、各有侧重,到这个水准,都算优秀。前头几位谁先谁后,都是可以商榷的。

就以文章类比珍珠来说,有的考官喜欢圆润光滑,文章观点要执中平和,有的却喜欢形状特异,文章必须另出新意;

有的认为大就是美,文章需要包罗万象,有的却看着小巧精致,文章要抓住一点去反复说透;

有的喜欢亮一些,文风要堆砌辞藻,有的认为本色方为佳,强调用词需平实。

所以,只要不太出格,乡试名次完全由本州州府确定,由各自把握,礼部轻易不插手。

即使事后有什么风言风语,只要一口咬定,本州府台等一众官员就是出于一片公心,欣赏这一类型破题解题的文章,那么没有切实的舞弊证据,谁都不能轻易改变排名。

所以,阅卷之后,众官集体商议着取前几名,并不为过,还已经成为惯例,是各个州府腾挪辗转、大展神通的环节。

一位官员向府台汇报详情:“此次选中考生五十一人,与历届基本持平。以首日考试出题的阐释“一言以兴邦”之文来看,这批考生确实言之有物。若是说到观点精妙新奇、论据切中肯綮,首推这篇,大人请看,出自息县柳庭璋。”

府台接过卷子,展开细细研读,嘴里不忘应和下属:“息县县令推举过此生,你们给本官介绍的第一篇就是此生文章,看来确实是少年英才了。”

方才的官员继续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另外还有两篇,各有可取之处,能看出功底扎实,分别出自咱们州府的两户大族。卑职以为,以上三人可以包揽本次榜单前三,只是孰先孰后,还请大人示下。”

府台一并看过三份文章后,先是用食指点点柳庭璋卷子,评点一句:“这人写得确实精彩,字也拿得出手。没想到息县今年大放异彩,县令教化有功。”

“至于那两份嚒,单看过去,自然都算是合格之作,还有些值得勾圈肯定的词句。然而和柳庭璋的文章一比,立意就平直了些,有些泯然之意。本官可是不信,你们没有看出来这点。呵呵,莫非,你们诸位,是要考较本官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