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谋大明,阉党崛起 > 第202章 求贤若渴

我的书架

第202章 求贤若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为了表达对李培元的器重,崇玄帝从书案后走出,亲自伸出手去做出扶持李培元的姿态。
“爱卿免礼。”
李培元自然不敢接受崇玄帝的亲自搀扶,迅速自行起身。
“多谢陛下!”
在遥远的修真世界里,天昭王朝的皇帝崇玄帝与他的得力臣子李培恩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对话。
李培恩紧接着说道:“弟子怎敢承受陛下这‘爱卿’之称,弟子深感惶恐。”
对此,崇玄帝并不以为意,反而淡然回应:“爱卿太过谦逊了,鉴于你为我天昭王朝做出的巨大贡献,你是名副其实的朕之肱股,万民之官吏。”
他接着指示李培恩:“爱卿今后,不必再自称弟子。”
李培恩尽管表面恭敬地婉拒了几句,但这只是遵循修真界的礼数,内心深处他却是欢欣雀跃。
“太好了!从此无需再使用那种令人憋屈的自称了!”
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向崇玄帝禀告此行目的:“陛下,弟子此次游历山东,有所重大发现。”
崇玄帝闻之,顿时兴奋异常。原本已走向案牍后准备坐下,一听此言,又立刻起身询问:“究竟有何重大发现?”
李培恩禀告道,他在山东发掘了一座富饶的灵石矿脉,并提及他曾从一位过路的老者口中得知一种当地流传的方法,能极大地提升灵石的能量利用率。
崇玄帝听后欣喜若狂:“此言当真?”
李培恩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启禀陛下,弟子绝无半句虚言,只是……”
李培恩早已思虑周全,如若像炼化灵火一般直接利用灵石,其能量覆盖范围有限且易产生有害杂质。倘若能够将其转化为阵法中的能量源,效果则截然不同。受限于当前的技术条件,用铸铁打造此类设备固然不易,但若采用修炼者常用的秘制陶器,未尝不可实现这一设想。
“弟子虽然能找到精通炼制陶器的工匠与炉窑,但若要借此盈利并确保暖气阵法的独特性,其制作之法理应保密。”
崇玄帝领悟到李培恩的深意,果断拍板:“好!爱卿放心!朕即刻调遣一支队伍助你尝试!一旦成功,爱卿便是立下了一件赫赫大功!”
李培恩同样心中喜悦,继续禀报:“此外,弟子此次归来,还欲当面向陛下汇报近期巡视各地的进展。”
虽然他对朝廷的奏章中已详细记录了各项事宜,但他仍决定当面详述,特别是关于资金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某些官员胡作非为的事实。
李培恩直言不讳地道:“陛下,恕臣斗胆直言,我天昭王朝如今正是急需人才之时,却又缺乏有效的吸纳人才之道啊!”
提到选拔制度,即便是修行世界的科举制度,虽能让众多贫寒出身的修士有机会晋见崇玄帝,成为朝臣,但终究只能惠及极少数人。
李培恩举例道:“就说弟子在陕西遇到的王家兄弟,其中的王长峰颇具才情,却因缺乏财力打通关节而未能入榜,这无疑是对我天昭王朝的一大损失!”
在遥远的东瀛大陆,崇玄天帝听闻此言,神色庄重无比。
他坐镇于龙撵之上,凝声道:“爱卿之言,朕并非未晓,只是这仙廷纲纪犹存瑕疵,现今朝中文武群仙,各怀私欲,各行其是。若欲整治,还需谋定而后动啊!”
即便解决了修行资源被世家豪门把控的问题,科举选拔仙才的制度仍然存在缺陷。
这个问题,直至现代社会,才得以妥善解决,根源便是灵石匮乏之患。
观阅仙侠剧集,常有提及寒门修士通过科举晋升仙职的故事。然则此处所谓寒门,并非指寻常贫苦之人,而是指曾出过高阶仙官或修炼大家族,乃至修炼巨贾的没落家族,即便家道中落,依然供养得起修士研习大道。
而对于真正一穷二白的修士来说,仅凭研读经卷所需之海量灵石,就已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
“陛下,微臣以为届时可设法鼓励民间修建大型仙学院,分门别类设立课程,而后举行考核。修习优异者,可赐予修炼资源奖励,家境贫寒之修士亦可申请修行资助。”
崇玄天帝倾听李培元提出的这些新颖观点,虽未曾耳闻,但却能领悟其中之意。
“你的建议颇有新意,待我先行整顿朝中文武状况之后,此事再细细研讨。”
李培元连连点头,一番进谏,提出诸多良策,使得崇玄天帝心情大悦,对于他先前提出的一些要求,自然是悉数应允。
“至于另建仙府一事,倒也不复杂,只是想请教爱卿,你打算将仙府设在何处?”
李培元毫不犹豫地道:“回禀陛下,常州府。”
崇玄天帝脸色略变,旋即朗声大笑:“你倒坦率得很,方广乃你麾下弟子,他与你的义妹此刻在常州府已然名声鹊起啊!”
正因为这一点,朝中文武早已借此多次针对李培元。
李培元坦诚回应:“微臣问心无愧,自无需避嫌。况且微臣虽是陛下的臣子,我的门人也同样效忠于陛下。常州虽是微臣久居之地,实则是陛下的疆土。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因忌惮微臣手中的权柄过大,恐影响他们在我皇心中之地位罢了。”
崇玄天帝再次开怀大笑:“好一个李培元,朝堂之争竟让你描绘得如同女子争风吃醋般妙趣横生,甚合朕意!准了!朕即刻降旨!”
李培元叩首谢恩:“微臣叩谢陛下!”
提到姜旭此人,崇玄天帝点头称许:“正如你所说,此人若能用于经营商业,培养一批商铺掌柜,确是合适人选,朕准了!”
但他也提醒李培元:“然而姜旭性格桀骜不驯,朕多次试图招揽其效力,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皆未能使其归顺。爱卿需自行寻思对策。”
李培元深施一礼:“陛下放心,微臣自会设法应对。”
离开皇宫之际,李培元仰望苍穹,只觉身心舒畅,暗自欣喜不已。
终焉之际,终于尘埃落定。
应述之言已尽数倾诉完毕。
自此便可尽早动身,携同姜旭此道侣,共同踏上前往东莱仙地的旅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