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列传 > 第四十六章【掌握之中】

我的书架

第四十六章【掌握之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申后回去了,她的心中五味杂陈,妒忌,恐惧,担忧,伤心。从见到褒姒那一刻她就明白了,这个女子绝对不同于其他嫔妃,君王的心不会再系在自己身上了。
太子宜臼进宫看望母亲,看到申后愁容满面,于是询问怎么回事。申后就把褒姒的事情说了,或许是压抑心中时间久了,更不能与他人提起,此刻申后就像找到了一个倾诉口,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太子显得比申后还要激动,他愤怒地表示一定要为母亲出气。申后讲完了,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或许是女人的敏感,她告诫太子,千万不要惹是生非,节外生枝。看到太子点头答应,申后才舒了口气。
但她没有注意到太子牵着嘴角露出的一丝冷笑,他要为母亲讨个公道。
第二天,周幽王前脚离开,琼台内就闯进来几个人,二话不说,开始揪琼台的花花草草,琼台的宫人立即围过来,拉扯他们,你们是哪里来的?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敢跑这里采花?
来的人都是一脸鄙夷,我们是太子的人,特意来为王后采花,谁敢阻拦!
两边争论不休。褒姒听到外面吵闹,就出来看是什么情况,忽然旁边窜出来一人,抓起她的头发就是一顿拳头,打人者正是太子宜臼。
琼台的宫人见状,连忙围住太子,跪下求饶。太子宜臼也害怕真搞个好歹来,而且打了几拳,气已经出了,于是住手,带着一帮人扬长而去。
褒姒忍着痛看着太子离开,恨得咬牙切齿,心里暗暗盘算,这顿打不能白挨,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女人的厉害。
所谓女人的招式,一般有三招,一哭,二闹,三上吊。
周幽王回宫了,褒姒拉住他的衣袖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添油加醋地把事情描述了一遍,请求幽王本着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精神处置太子。
太子是一国储君,岂可轻易处罚,周幽王安慰道:“这不是太子本意,是王后责怪你不去觐见的缘故。”
褒姒一看这打要白挨了,立马使出第二招:“太子要为母亲报仇,早晚要杀死妾身,妾身一死不足惜,可我已经有大王的骨肉了,求大王放我出宫,让我们娘俩保全性命。”说着就假意抬腿往外走。
周幽王赶紧抱住她,这可不行,你走了我可怎么活!再说我们都已经有孩子了。不就是处罚太子么?他做了错事,就该受罚。
于是太子宜臼被发送到申国,由其外祖申侯管教,没有命令,不得擅自回来。还有太子的师傅们教导无方,全部撤职。
几个月后,褒姒生产了,是个儿子,取名叫伯服。周幽王喜欢的不得了,心里产生了废立太子的想法,但是嫡庶有别,长幼有序,幽王也不好开这个口。虢石父和尹球瞧出了这个苗头,两人与褒姒私下勾结,一定要促成此事。外有两人撺掇,内有褒姒枕边风,双管齐下。
申后好长时间不见太子入宫,询问宫人才知道太子被贬到申国了。老公见不着,儿子也被弄走了,申后终日以泪洗面,此时废嫡立庶的传闻也飘到了申后的耳中。申后大惊失色,不能坐等,必须有所行动!
有位年老的宫人给申后出了个主意,此时应该主打温情路线,给太子送信,让太子上表表示忏悔,感动天子,只要太子被召回来,自然就有群臣拥护,剩下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申后于是手书一封,命人送往申国。
申后低估了褒姒,低估了政治斗争的严峻性,褒姒一直监控着她的一举一动,所以她派的使者出门就被人拦住,信被搜了出来。
褒姒把信交给了周幽王,信是申后手笔,大概意思是:你父王无德,宠信贱婢,使我们母子分离,现在这贱婢又生下儿子,受宠万分,朝野传闻要废立太子。你就假装已经悔过,求得宽恕,只要你能回来,一切都可计较。
周幽王大怒。
褒姒大哭,“太子早晚要把妾身和伯服杀了!”
周幽王拉着她说:“有寡人为你做主,太子能把你怎么样?”
褒姒越发哭得厉害:“大王能保我们一生么?太子早晚要继位,现在王后母子恨我们入骨,等他们当权了,妾身和伯服早晚死无葬身之地!”
周幽王看她哭得梨花带雨,又爱又怜,“其实我是有意立爱妃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但于礼制不合呀,恐怕大夫们反对!”
褒姒一听有门,立即止住了哭:“君王忧则臣子分担。大王为什么不把这个意思传达下去,听听大夫们怎么说?”
大夫们还会怎么说,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大会上,以虢石父、尹球为代表的挺褒派举双手双脚表示赞同,并生动地列举了申后、宜臼三大项六小项一十八条不宜再任王后太子的原因,又声情并茂地列举了褒妃伯服五大项十小项二十一条完全可以胜任王后太子的理由,其余大臣们也非常配合,他们像木头桩子一样一动不动,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在这场年度大戏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申后被废了,太子被贬了。褒姒扶正成为新王后,子以母为贵,伯服被立为新太子。另外,有异议者,视为宜臼同党,坚决予以肃清。
后宫风云以褒姒取得了全面胜利告一段落。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废后事件,周幽王抛弃了宗法制度选择了爱情,成为西周历史上废后第一人,当然随后的事情也坐实了他成为西周史上废后的最后一人。
在会议结束后的日子里,以太史伯阳父为首的一些大臣们选择了归隐,他们表示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恐难以侍奉国君,想回封地养老了。那一笑的风情~~
坐稳了王后之位,褒姒心情非常舒畅。
周幽王想此刻美人该开怀一笑了吧!他盯着褒姒的脸,期待着,然而那个表情依然没有出现,他非常失落,难道真的从不会笑?
说起来很是奇怪,褒姒自从进宫以来,哭了好几次,哭得梨花带雨,可是从来没有开颜一笑,这是一个冷美人。周幽王想尽了办法,音乐、歌舞、杂耍,诸般艺术形式都用尽了,褒姒还是面若冰霜。
周幽王也曾很多次问她喜欢什么?什么能让她开心?
褒姒摇摇头,说自己也没什么爱好,不过记得曾经有次把彩缯撕破,当时觉得声音挺好听的。彩缯就是彩色的绢帛,褒姒觉得撕彩缯声音好听,也算是大奇葩了。
周幽王一听,你有这爱好,何不早说了。他命人取来许多彩缯,再叫来一些个大有劲汉子型的宫女,开撕吧!
这不就是噪音么,但褒姒确实喜欢,觉得好听。
但是好听归好听,不笑还是不笑。
不笑就不笑呗,要不怎么说是冷美人,可周幽王不这么认为,爱她就要让她笑,而且是开心的笑。一国之君还会有办不成的事?他下令:不论性别,不论出身,只要能够让王后开颜一笑,就赏,重重有赏。选拔人才就是要这么不拘一格!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
大王可从没有这么求贤若渴,上一次这么轰动还是选美呢。献计的人很多,但都没效果,褒姒还是不笑,有几次甚至皱起了眉头。时间长了,搞得周幽王都不耐烦了:选拨人才太难了!
这时虢石父又想出了主意:带王后游骊山。
骊山有什么游的,游个骊山王后就会笑? 周幽王很不悦。
游骊山王后不会笑,但骊山上有个东西能让王后笑!
什么东西?
烽火台!
当初周文王为了发展需要,灭掉了位于今天陕西户县一带的崇国,并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并将活动中心从岐山一带迁至此处。到周武王时,周人又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是居住和行政的中心,合起来称丰镐。当我们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周文王的眼光之独到,这里河流交错,湖池众多,山原相依,土地肥沃,既适宜农耕,也适宜营建城池。丰镐北望渭水,南靠秦岭,而且其东侧正是骊山,这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是秦岭山脉上升形成的一个孤立的断块山,这个断块山对于外敌从东侧进攻王都无疑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西周末年,周王室走了下坡路,戎人屡次侵犯,抢夺财物,周宣王命人在骊山建了二十多座烽火台,又设置了几十架大鼓,一旦戎人来犯,夜举烽火,日举狼烟,并鸣大鼓,拱卫王都的诸侯看到烽火狼烟,听到鼓声,就会前来驰援。
可这跟开颜一笑有什么关系?
“大王试想,若点燃骊山的烽火,诸侯看到后必定出兵救援,等他们急慌慌赶到了,原来是虚惊一场,岂不狼狈?那副搞笑的样子,王后看到一定会大笑!”能出这种馊主意,虢石父不辱佞臣之名。
有学者从诸侯与镐京的距离来论证这是不可能的,比如齐国鲁国离镐京有两千里之遥,怎么可能闻烽火而至?即使他们真的到了,难道周幽王和褒姒就这么干等着?
确实,史学界普遍对于“烽火戏诸侯”是存疑的,如烽火台出现的时间,如烽火戏诸侯的效果,还有许许多多经不起推敲的事情。不过以距离论证其不合理性是站不住脚的。在周王室分封的诸侯中,并不是都有拱卫王都的责任的,如齐国的主要任务就是镇守东夷,燕国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山戎,拱卫王都的任务主要是由王都附近的诸侯国来担任的。比如镐京东侧的郑国(今天陕西棫林境内)和西侧的虢国(今天陕西宝鸡东),两国距离镐京也就是二三百里,以马拉战车的奔驰速度,一日一夜是足够赶到的。
周王室旅游团成立了,周幽王任团长,虢石父任导游兼总策划,真正的游客只有一人——褒姒。
旅游团进驻骊山,只等晚上点燃烽火,召唤参演嘉宾了。
一切准备妥当,阻挠者出现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