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列传 > 第五十五章【权利斗争】

我的书架

第五十五章【权利斗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不少人还认为郑庄公接回母亲是腹黑、虚伪的表现。“遂为母子如初”的结尾简直就是一幕丑剧,申姜毫无原则,任性偏心,因为难产就视儿子为仇人,并且不顾宗法制度想废长立幼,没有达到目的就为段做内应企图灭掉庄公,谈何母子之情。而郑庄公有意养成段恃宠恣肆的恶性,这对母子早已失去了普通人的伦常,又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挣斗之后,还能够毫无芥蒂再叙什么天伦之乐吗?郑庄公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掩盖已经暴露的虚伪罢了。
这种评价很深刻,但太过片面化,郑庄公确实是阴鸷、腹黑、善于算计的奸雄,但他的性格中也有着非常阳光和宽厚的一面,这点可以从他对儿子以及大臣的态度看出来,他一向虚心纳谏,礼贤下士,对于属下的意见建议总是从善如流,对于臣子从来不吝溢美之词,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有郑国朝堂上开明、民主的作风。他并不暴虐、嗜杀,在后文中我们会看到他针对私下勾连的大臣也仅仅是警告,而没有施以杀手。就兄弟相斗,郑庄公确实没有限制公子段的行为,甚至在故意纵容他,但反过来讲,就算郑庄公对他加以限制,以申姜和公子段的个性,他们就会放弃谋反吗?或者说在这二十年的等待时间里,郑庄公是不是也在以另一种方式给公子段和申姜机会。如果公子段放弃了举兵起事,一直没有谋反,没有进攻国都,那么郑庄公会不会就这样一直不予反制,又怎会出现兄弟火并。
另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同时代晋国和卫国发生的相似教训在警醒着郑庄公,身为一国之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最基本的职责。
在这点上,郑庄公别无选择。而且相比晋卫两国而言,他的做法还是算得上平和得体的。
~~鸮鸟是什么鸟~~
最后在这里,笔者要为鸮鸟平反。
鸮鸟是什么鸟,其实就是猫头鹰。
首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鸮鸟会啄食它的母亲。颍考叔说颍地居民遇到鸮鸟都会将之抓起来吃掉,应该是一种劝谏策略。
而且在最初,鸮鸟可是吉祥的象征。在先民的眼中,太阳主宰着昼夜寒暑交替,掌管着农田收成多寡,而“鸟为帝使”,是太阳神派往人间的使者。鸱(chi)鸮也就是猫头鹰随着太阳回归而冬至到来的时候,开始在夜间活跃起来,将春天唤醒,使万物复苏,因此被认为是沟通天人的神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说商人的祖先是吞了玄鸟的蛋而出生的,不少学者认为玄鸟是黑色的鸟,应该是燕子,然而出土了那么多商代的文物,跟燕子有关的题材几乎没有,反而猫头鹰的比比皆是。加上甲骨文“商”字即猫头鹰的锐目所构成,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玄鸟其实就是头和眼睛都会旋转变化的猫头鹰,“玄”字更有玄妙,神秘的意思。而刘敦愿先生在《夜与梦之神的鸱鸮》一文中认为商朝先民之所以对鸱鸮钟爱有加,是因为鸱鸮是战争胜利的象征,也是夜神和梦神的象征,具有保护人生长夜安全的作用。
到西周初期,鸮鸟题材的艺术品还是很多,风格也继承了商代晚期,但到西周中期之后,鸮鸟题材的艺术品数量急剧下降,尤其是青铜器型,鸮鸟型制及鸮纹基本上绝迹了。
到了西周中期,鸱鸮名声就开始变得不好了,《诗经鸱鸮》以鸟儿的口吻控诉鸱鸮,“鸱鸮鸱鸮,既取予子,无毁我室”,鸱鸮在这里已经是恶鸟了,你抢走我的幼崽,就不要再破坏我的巢穴了。《诗经.大雅》中则因鸱鸮怪异的叫声而视其为同枭并称的恶鸟,“懿厥哲妇,为枭为鸱”,意思是美貌聪明的美女因为多言而祸国殃民,跟枭鸱一样。《尔雅翼》也干脆以鸱鸮叫声难听,视其为不详的预兆,要特地驱逐,“为国怪祥,设官驱之,不使惑听”。这种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灭国不绝祀~~
在坐镇京城控制廪延那段日子,公子段与卫国打得火热,公子段的目的是借助卫国力量图谋大位,但对卫国来说,扶植一个受自己控制的国君无疑是染指郑国的一个好办法。今后我们会看到这种模式地无数次上演。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也能轻易地找到许多同样的例子。
就在郑庄公克段时,卫国为公孙滑出兵攻取了廪(lin)延。前文说过廪延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延津县北,事实上“延津”这两个字就是“廪延”的别称,这里是黄河南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渡口。卫国把出兵时机选择在了冬季,因为这个时候黄河冰封,军队可以踏冰而行。
卫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郑国当然也可以用,郑庄公很快组织了反击,卫国连廪延全貌还没看清就被打了回去,而且郑庄公赶走卫军后并没有罢手,直接又攻击了卫国本土。卫桓公连忙告罪请和,此时才算了结。
公子段和公孙滑呢?
郑庄公放过了他们,没有继续追究,他们可以平静地在卫国继续生活下去。
当然我们不能凭此就判定郑庄公是位仁慈的兄长和伯父,当时的君主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会这么做。在那个时代,讲究“灭国不绝祀”,讲究“兴灭国,继绝世”。
“兴灭国,继绝世”讲的是新王朝成立后要分封灭亡之国承继绝祀的世族。周朝分封夏、商二代之后就是“兴灭国”的典型例子,周朝立黄帝、大尧、大舜之后就是“继绝世”的典型例子。“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提拔隐逸的人才,授之官爵)”被《论语尧曰》认为是民心归附的三件大事。
“灭国不绝祀”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即使一个国家被灭掉了,战胜者依然会给战败者一块地方让他祭祀祖先,延续香火。
在不少人看来,分封两三代前的君王后裔尚可理解,可是封敌国君主的后代似乎难以想象。实际上,这是有着深刻现实基础的。
从信仰来讲,在商周之际,人们信奉鬼神,重视祭祀,“国家大事,唯祀与戎。”祭祀还放在战争之上。人们认为鬼神都是有能力造福或者危害人间的,君王、贵族的灵魂更为强大,能够游荡于天地之间,甚至永恒不灭。所以,即使是亡国之君,却仍旧是最有资格主持祭祀其祖先的人,他们可能被流放,可能被囚禁,却不会被杀掉,他们会被留下来主持祭祀其先祖的灵魂。即使这个国家或者宗族没有后人了,还要往上追溯,把他的远支找出来延续祭祀,承继宗祧。今天还普遍存在的过房、过继现象,都是从“兴灭国,继绝世”的思想演化过来的。
而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出发,这种怀柔安抚的政策是对失败者的怜悯,是胜利者标榜仁慈,显示自身接替前朝或他国是承继天命的正统体现。
同时,这种习俗也与当时的较为底下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宗法制文明相关的。周朝分封建国是以宗法社会氏族为中心,以血统为基础,在王朝及各诸侯国之间,参与战争的都是贵族阶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为兄弟,或为姻亲,在亲戚之间讲仁义讲礼仪能避免内斗过于残酷,尽可能地减弱了内部战争造成的内耗。当然,这些礼仪都是遵守礼乐文明的华夏正统之间交战的规则,对于那些不尊从礼仪、不依附华夏的蛮夷戎狄是不用遵守的。
所以商汤灭夏后,夏朝的末代君主夏桀没有被杀,而是被软禁,他还可以与妺喜一起终老。同理,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流放蔡叔度,把霍叔处贬为庶民,但不久后周公就让蔡叔的儿子胡继承了蔡国,至于霍叔因为罪行较轻,且认罪态度好,后来又重新执掌霍国了。还有,公子段和公孙滑虽然最终老死卫国,但其后人却被召回了郑国。郑庄公去世后,其子郑厉公以“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为理由将流亡在卫国的公孙滑之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成为郑国大夫。
在以后,我们会看到许多类似的例子。
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重大隐患就是为失败者复辟提供了可能性,所以胜利者多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如将之迁出原地,或任命亲信将之看管,就像周武王把纣王之子武庚留在朝歌主持祭祀,又派了三个弟弟监视他。到武庚与三监勾结叛乱被周公诛灭后,周公又派九弟康叔封空降朝歌建立卫国看管殷商遗民。又找来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主持殷商祭祀,并迁出一部分殷商遗民建立宋国,如果我们再看一看宋国的地缘,就会发现这里易攻难守,它的四周都是姬姓诸侯国,它仍然处于被看管的境地。假如当年商纣王不**,他也可能会被囚禁,就像夏桀那样,只是刚烈的纣王选择了**,而软弱的夏桀最终也因为受不了这种被人监视的日子,找给机会逃了出来,他逃到南巢,苟延残喘,最终饿死。
即使如此,这种灭国不绝祀的“人道”做法在后来也被逐渐抛弃,后代的胜利者们看到了太多的复辟成功例子后,普遍认为要打击敌人最好要斩草除根,不仅要灭掉他们的基业,天上的灵魂也不能放过,这样,这一脉才能真正的灰飞烟灭。
~~周郑交恶~~
郑庄公的麻烦来了。
因为郑庄公进攻卫国时组织起来的军队并不只有郑军,他还以大周卿士的身份征调了虢军以及部分天子之师。
“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左传》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只有天子征调诸侯,岂有诸侯调集王师,周平王的尊严受到了严重践踏。更为过分的是郑庄公上瘾了,第二年郑国再次伐卫,他又故伎重演再次调集天子之师。
周平王不能忍了,他要给郑庄公点颜色。
因为公子段的原因,郑庄公几乎很少到洛邑履职,他的卿士之职几近空缺,有一次虢国国君虢公忌父到洛邑觐见,周平王忽然提议虢公忌父代理卿士职位。
虢国不是早已被郑国灭掉了么?
怎么又冒出一个虢公?
虢国确实被灭,但此虢国非彼虢国,此虢公也非彼虢公。
周朝曾前后存在五个虢国,依据位置不同分别称为东虢、南虢、西虢、北虢,另外还有一个小虢。周武王灭商后,将两个叔叔分别封为虢国君主,其中虢仲封在西虢,大约在今天陕西宝鸡东一带,虢叔被封在东虢,大概位置在今天河南荥阳西,两个虢国都是公爵国。其中东虢就是郑桓公寄孥所在,到公元前767年,鸠占鹊巢的郑国干脆灭掉了东虢,周平王为了延续东虢祭祀,将虢叔后裔虢序封在夏阳(今陕西平陆一带),史称北虢,子爵爵位。西虢则要厉害得多,西虢一直与王室关系密切,历代国君都积极参与王室事务,比较知名的有周宣王时期谏不藉千亩的虢文公,周幽王时期一肚子坏水尽出馊主意的虢公石父以及辅助周携王的虢公翰。周携王被杀后,虢公翰归附周平王,周平王又将西虢迁徙于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境内),故史称南虢,而封在夏阳的北虢因为势力单薄不得不依附并最终隶属于南虢,所以后人认为南北两虢实为一虢。
小虢,主流观点认为这是西虢东迁后,其残存故地的族人建立的国家。《史记正义》则引用《舆地志》记载,认为这是西方游牧民族占据西虢故地所建立的国家。
今天的我们对虢国的了解多是出自“假道伐虢”“唇亡齿寒”这些成语中,事实上在西周及春秋早期,虢国始终是周王室最为信赖和倚重的国家之一,其地理位置极其关键,是拱卫王室的一只重要力量。周平王提出让虢公忌父任职卿士,固然是要收回郑庄公的权力,同时也是基于虢国地缘的重要性。
虢公忌父是个明白人,他不愿招惹郑庄公,连忙推辞道:“郑伯不来,定然是国内有事分不开身,臣若是代理了,郑伯不仅会恼恨臣,还会抱怨我王!”
周平王于是又提出一个办法,将卿士一职分为左右,由虢公忌父担任右卿士,郑庄公担任左卿士。这是权力制衡的常用方法了,等于变相的分走了郑庄公的权力。而且不同于隋唐以后以左为尊的理念,在春秋时期,人们是以右为尊的。但是,也有一个例外,就是乘车时是以左为尊的,这是基于实用主义安排,因为御者(驾车之人)是坐在右边执鞭驾车的,这样可以防止鞭子甩到乘车者的身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