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末枭雄之吕家崛起 > 第18章 海西谈话

我的书架

第18章 海西谈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高顺和魏刚不想把事态扩大,所以,吴景的意思,决定了广陵郡的未来。

  这个广陵太守似乎同样不想开战,使者虽然抗议了吕布军过河做法,却没有质疑魏刚‘剿匪’的说法。

  这起事件从一开始就被定性成了过境和误伤,自然不会上升到战争级别。

  但是,吴景没有放弃提要求,使者不仅希望高顺能够释放俘虏,归还武器装备,甚至,还索要一笔巨额赔偿。

  高顺的态度很强硬,释放俘虏没问题,也可以归还部分装备,但是,赔偿是绝对不可能给。

  使者不断奔走,直到最后,吴景都没有进行战争威胁,他选择让步。

  现有情况下,吕布军和袁术军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双方达成共识,被俘人员全部释放,由使者带回。

  但是,高顺扣下了部分武器装备,只归还了一小部分,那几副铠甲,也用损坏遗失的名义扣下了。

  对于吕布军的无赖行为,使者只能提出口头抗议。

  就这样,这场本该提前引爆广陵郡战争的危机轻飘飘的过去了。

  魏刚继续带兵剿匪,高顺依然组织屯田。

  屯田工作除了一开始的混乱,慢慢步入正轨。

  屯田的主力也从原先的战俘和获救平民,变成了避难的流民。

  吕布军在海西的好名声渐渐传播开了。

  越来越多的百姓慕名赶到海西,这其中,由于吴景治下的百姓距离海西最近,逃难人群也更多。

  高顺不得不扩大屯田规模,流民也成为主要新兵的兵员。

  魏刚继续以剿匪为理由,一边消灭匪兵发展自己,一边打探袁术军情报。

  吴景吃了一个大亏,不得不在嘴上认怂。

  根据斥候的回报,袁术军在淮水前线增派了兵力。

  尤其是淮阴地区,人员出入的检查非常严格。

  袁术军不仅限制淮水北方的百姓南下,还设卡拦截治下百姓北逃。

  吕布军的仁政和袁术军的暴政形成了强烈对比。

  袁术军不得不开始约束行为,将士们不敢对辖区百姓做出过激行为。

  虽说吴景加大了堵截力度,但是,淮水太长了,袁术军无法处处布防。

  不断有百姓北上,投奔海西,海西也在短短两个月内繁荣了起来。

  繁荣的海西出现了新的危机。

  广陵海岸有一支海盗,匪首叫薛州,麾下有数千人的队伍,在广陵沿海肆虐多年。

  早些年,薛州一直在南方地区活动,很少北上。

  海西地区的繁荣,也吸引到了这些海贼的注意。

  从零星的劫掠,到大规模登陆,出现在海西的海盗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危害了百姓的生命财产,还影响了屯田进度。

  魏刚在剿匪之余,也领兵和这些海贼进行过几次交战。

  海贼们或许不懂兵法,但却异常骁勇。

  新军每一次都取得了胜利,但海贼们来去如风,始终没有被歼灭。

  魏刚手上没有水军,对待这些上船逃命的海盗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海西地区的海岸线长度很大,海防压力不小。

  老兵数量也太少,为了维持战斗力,根本不敢让新兵占部队太高的比例。

  新军同时负责剿匪、守城和屯田,兵力严重不足。

  海盗问题不致命,但是,拖得久了,也很恶心人。

  魏刚希望高顺能够在淮水下游进行一场决战。

  魏刚和高顺明确分工之后,高顺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屯田上。

  不仅安排了专职部将,高顺自己也时刻盯着屯田进度。

  魏刚找到高顺的时候,高顺正在一处民屯中。

  “高将军,经过这段时间的清剿,徐州贼兵已经支持不了太长时间了,即使咱们不动手,他们也会自己覆灭,但是,我希望您能亲自统兵,与贼兵决战。”

  魏刚信心十足,“这段时间,我通过剿匪行动,把贼兵的生存空间压缩在淮水下游到淮水入海口,这不足十里的范围内。”

  “每当贼兵出现在淮水上游,我就会坚决打击,但是,贼兵如果从下游出击,我仅仅击退了事。”

  魏刚笑了笑,“敌人明显并没有意识到我真正的目的,现在各路贼兵在淮水下游集合,公然推举黄巾贼的陈白骑为首领,此时正是我们彻底消灭贼兵的最好时机。”

  高顺看向魏刚,“你不是说,这些贼兵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了吗,既然这样,咱们又何必多此一举?”

  魏刚摇了摇头,“我不仅要利用这个机会消灭海西匪患,还想利用这场决战,重创海盗薛州,咱们或许不能将这些海盗彻底消灭,但是,重创了这伙贼人,可以让他们不敢轻易来我海西。”

  “咱们在进攻黄巾贼之前,不妨放出风声,将要在三天后彻底消灭海西匪患,只要陈白骑不是傻子,就不会坐以待毙,他能找的援军,只有薛州。”

  高顺:“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会不会打草惊蛇,这些匪兵逃跑了怎么办,再或者说,这些匪兵渡河南下投靠吴景怎么办?”

  魏刚胸有成竹,“如果这些贼兵真的愿意投降,那么,咱们剿匪的时间也不短了,但凡想投降,他们早就该投降了。”

  “我认为,吴景也不可能收纳这些匪兵,先不说这些匪兵事急投降的诚意。”

  “招降纳叛之后,人员编制和粮食供给都是问题,一不小心,匪情会在淮水以南复发。”

  魏刚略一沉思,“我认为,即使吴景真想把这伙贼寇收归己用,两天的时间也不够双方谈判,我甚至怀疑,吴景会坐等贼兵和咱们交手,只有贼兵走投无路南下,才会无条件接受整编。”

  “退一万步,及时吴景同意招降纳叛,对咱们也没坏处,咱们剿匪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扫清海西匪患,如果吴景招纳了这批人,匪患同样就消失了。”

  高顺点点头,认可魏刚的判断。

  魏刚一脸真诚,“我没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贸然统兵作战,很可能出现纰漏,所以,我想请将军亲自统兵,让海西戡乱收获全功,换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魏刚之所以建议高顺亲自统兵,保证万无一失只是一个原因。

  海西剿匪两个多月,高顺一直把立功的机会让给自己,魏刚决心投桃报李。

  屯田行为功在未来,短时间内没有拿的出手的功劳。

  这场决战之后,海西匪患将彻底肃清,也是一场大功,算是魏刚对高顺的一种感谢。

  高顺点点头,又摇摇头,“放手去做,我相信你,这次的决战还是由你全权负责。”

  “你麾下已经有了三百老兵,我再给你二百人的新兵”

  高顺这话说的确实有底气,得到流民和俘虏们的补充,海西吕布军数量扩充了三倍。

  将士的素质大幅度下降,但是人员数量的优势逐渐浮现出来,这二百人真不算什么。

  人员的激增加快了粮食的消耗,但海西这边,还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

  既然见到高顺,魏刚准备把所有的想法都讲明白,尤其是海盗问题,“关于薛州,我的看法是以击退为主。”

  “薛州的势力遍布广陵沿海,不仅限于海西一地,所以,他也没必要和咱们死耗,如果咱们强大了,他自然会欺负南下那些弱小的势力。”

  高顺挥了挥手,示意自己明白了,“这些事情你自行判断。”

  魏刚离开之前,补充了一点,“咱们一定要放出充分消息,最好让剿匪消息传遍整个广陵郡,而且,通知吴景配合咱们行动。”

  魏刚并不需要吴景做出实质性的表现,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态度,相信吴景只要不愚蠢,就会知道该怎么选择。

  一旦那些老匪逃到淮水南边,吴景必然会头疼。

  谈话结束,魏刚下去准备。

  在任何年代,军事都算一项热门话题,尤其是来自身边的军事话题。

  很快,海西地区的百姓都知道了这场剿匪战。

  甚至有百姓到魏刚的驻军处请愿,他们不少人的亲戚朋友死在匪兵手里,他们想跟着新军一起上战场。

  魏刚赞赏了这些百姓的想法,但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在他看来,把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带上战场,那无异于杀人。

  高顺承诺的补充兵力也及时到达了魏刚营地。

  这些人身体素质很棒,缺乏的只是训练。

  魏刚从老兵中挑选军官,又以老兵为骨干,新兵为补充,构造了军队。

  魏刚没有设置军侯领兵,自己负责全军的统帅。

  这两天,魏刚没有带兵剿匪,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士兵进行配合,训练枪法上。

  不少匪兵知道害怕,主动投降,但大多数的匪兵依旧下决心顽抗到底。

  两天的时间里,高顺接替了魏刚的任务。

  把贼兵往淮水下游驱赶。

  而淮水对岸的吴景,也确实配合了吴景的行动,在铲除广陵郡叛乱上,两个人的目的一致。

  毕竟,如果北方采用了严格的剿匪策略,淮水以南却放任匪兵扎根,那么,北岸的匪患将会在南岸重新。

  第3天,魏刚换上甲衣,向高顺辞别,带领部队出发剿匪。

  离城不远,魏刚就看到了主动迎战的贼兵。

  敌人早早列好阵型,等待这场决战。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