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28:巨商崛起 > 第628章 接踵而至

我的书架

第628章 接踵而至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10月底,校长还没下野,他担心的一堆事情就发生了。

先是北方。

张汉卿的把兄弟,冯德麟的儿子冯庸在奉天事变后的第三天便被日寇抓了。

他先是被软禁在奉天,关东军劝降不成,又把他劫持到日本东京。

还好在一个日本好友的帮助下,冯庸成功从东京逃脱,转道上海滩去了北平,继续主持冯庸大学的校务。

冯庸是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者,教育家,虽然出身军阀世家,但却没像那些军阀子弟般胡作非为。

在奉天时,每当叶洛到访,张汉卿要找牌搭子,第一个必先找冯庸。

叶洛多次劝戒张汉卿时,冯庸也跟在旁边劝说,可惜两个结拜兄弟都没能把他劝住。

十一月初,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誓师成立,愿意参加抗战的师生们开始抓紧时间进行训练。

而冯庸也深感抗战不能只靠学校的师生,便将校务交给了副校长处理,自己则带着王华一、卢广绩、阎宝航等北方进步人士,前往金陵向国民政府请愿。

他希望金陵国民政府能够出兵抗日,如果不能出兵,那就给他的抗日义勇军一个正式番号,然后再协助他们在北方进行抗日宣传。

另外,冯庸已经把父亲留下的私产全部耗尽,为了抗日,他还得筹集军费去购买武器装备,不然就真只能拿着大刀去砍日寇了。

天津城这边,奉天事变后,11月8日,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香椎浩平和特务土肥原贤二发动了便衣队暴乱事件。

因叶洛的多次提醒和协助,早有准备的张学铭迅速做出反应,11月9日凌晨,由天津城警察厅和叶氏安保公司共同组建的保安队击溃了便衣队的进攻,夺回了被占领的重要地点。

但日寇并不死心,没过几天,一群特务带领便衣队再次从日租界出发袭击军警,训练有素的保安队再次将暴乱队伍击溃。

接连两次的小规模暴乱都被保安队击溃,这让日本人恼羞成怒,直接通电给张汉卿和校长,要求他们撤职张学铭。

张学铭和保安队的反抗,让校长觉得又在大事上拖了自己后腿,便立即密电张汉卿,让他劝诫自己的弟弟消停些,别在天津港继续惹是生非了。

南边,虞洽卿等人见汪某人的势力越来越大,而校长似乎难逃下野之命运,便开始悄然带着商队靠拢了江城那边的势力。

这次宋子文去江城,汪某人很是开心,答应了担任行政院院长一职,并同意暂时与校长派系议和。

当然,前提是他亲自回金陵主持大局,而校长则必须下野。

此时的汪某人真是春风得意。

阎锡山那群军阀还没彻底东山再起,张汉卿被北方事情弄得满头大汗,而他却顺利折服了校长!

现在的汪某人,感觉自己要钱有钱(虞洽卿等人送钱来了),要人有人,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儿了。

而且即便是入侵北方的日寇,和江城国民政府的关系也不错!

就在汪某人洋洋得意时,冯庸一行人坐火车来到了天津城,然后捎上了被迫离开天津城,去国外考察的张学铭,一行人继续南下,赶往上海滩。

11月上旬,冯庸等人乘坐火车抵达上海滩,甫一下车便遭到了各种检查和搜身。

宋子文在这里遇刺,唐腴胪身死,让军政界要员们恐慌不已,一个个上报校长,要他勒令张群增加上海滩各个交通枢纽的安保强度。

这桩生意自然也就落在了叶洛的口袋里。

<div class="contentadv"> 之前负责这种事务的还是淞沪警察厅和特务处,但出了事后,叶洛虽说成功保下了马永贞,但他也没法在近期再参与到任何安保工作中了。

至于戴立的特务处。

上次的尸检事情一闹,唐家和宋家也搞得十分不愉快,谭端这个寡妇谁也不怂,你上门,我就敢和你刚。

你不敢上门,我就直接去找你戴立要说法。

戴立苦于不占理,而且校长那边发话了,要是他再给叶洛找麻烦,就考虑把他调回金陵。

上一个调回金陵的是前淞沪警察厅厅长王虎,这人现在还闲赋在家呢。

戴立立即摆正姿态,除了磕头外,给足了叶洛和谭端面子,还特意带人扫了一些黄色小报,以显示自己的诚意。

负责检查的保安队队员一眼就看出了冯庸等人来历不凡,打听后得知他们是来找二少爷的,立即派人将他们送往叶公馆。

说起来,为了抗日,冯庸是真的把钱花的一干二净。

不仅是他,这次过来请愿的人,像卢广绩,明明是大商人,却也近乎身无分文,像个流浪汉似的。

他们的流动资金,能使用的,几乎全部投到了冯庸大学里。

毕竟那些师生是他们呼吁起来去抗日的啊,总不能真让他们拿着大刀就往前冲刺吧!

一行人来到叶公馆,冯庸顿时被气派不已的建筑所吸引。

现在南北人人都说二少爷已经取代孔祥熙,成了真正的民国首富。

可到底多有钱吧,谁也说不出一个具体数目来。

叶氏投资此前在北方做的不错,但距离最一线的公司还是有所差距,毕竟大本营在南方,叶洛又似乎完全对北方不上心。

而孔祥熙在北方的资产可不少,他把持着各种基础产业,还默许手下人运输贩卖大烟,牟取暴利。

有人统计过,单单北方的大烟收入,每年起码有七成落在孔家人的口袋里。

七成的利润是多少数目呢?

主流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每年约2亿大洋,一是说每年约7000万大洋。

为何两种说法差距这么大?

其实根子在,宋家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并且分了钱。

贩卖大烟是校长明令禁止的行为。

而且此前的禁烟委员会就是他一手操办,若是宋家参与其中,那就是狠狠打了校长的脸。

反正大烟在南方已经被打完了,多亏了叶洛这个视大烟为洪水猛兽的商人。

只要叶氏投资在的地方,就决不允许任何人贩卖大烟!

“冯大哥,好久不见啊!”

听闻冯庸来访,叶洛亲自出门迎接。
sitemap